Email:[email protected]
圖6:(a)反射式 PVG;(b)透射式 PVG
圖源:液晶與顯示, 2022, 37(5): 643. Fig.6
除了傳統(tǒng)二維圖像源,,如圖7(a)和(b)所示,利用全息波前調制能力生成三維圖像源并由透鏡或 HOE 匯聚到人眼中,,可以實現具有深度感的全息 RPD 近眼顯示,。如圖7(c)所示,結合復用編碼技術,,可以僅采用 60hz 空間光調制器實現彩色的動態(tài)全息 RPD,。
圖7:(a)(b)全息圖像源的 RPD; (c)復用編碼技術實現彩色 RPD
圖源:(a)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Tog), 2017,36(4): 1-16. Fig14; (b) SID Symposium Digest of Technical Papers. Oxford, UK: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11,42(1): 591-594. Fig1; (c)Opt. Express, 2021,29, 8098-8107. Fig.1
如圖8所示,全息 RPD 通過在相位全息圖添加不同平面載波,,并采用透鏡將重建圖像匯聚到不同視點位置,,可以輕易的實現出瞳拓展,。
圖8:相位全息圖拓展出瞳原理:(a)透視圖;(b)俯視
圖源:Opt. Lett. 2022, 47: 445-448. Fig.1
圖9則展示了利用振幅全息圖的共軛光來拓展全息 RPD 的出瞳,將傳統(tǒng)無用的共軛光干擾轉化成視點陣列,,實現了雙倍的視點復制,。
圖9:共軛光項編碼實現全息視網膜投影出瞳拓展
圖源:Optics Letters, 2021,46(22): 5623-5626. Fig.5
圖10:(a)全息 RPD 原理 (b)采用多球面波編碼的全息 RPD 出瞳拓展
圖源:液晶與顯示, 2022, 37(5): 643. Fig.7
圖10(a)所示是一種新型的無透鏡波前調控全息 RPD 方法,將目標圖像作為振幅,,乘以匯聚球面波相位,,再通過菲涅爾衍射并引入參考光干涉,得到最終的振幅全息圖,,這種方法摒棄了透鏡的使用,直接通過 SLM 波前調制實現視網膜投影,。
結合人眼追蹤,,視點三維坐標可以通過編碼球面波相位進行自由精準的操控,具有無透鏡像差,、高系統(tǒng)自由度等優(yōu)點,。全息 RPD 的全息圖計算過程十分簡單,對計算資源的需求較低,。此外,,由于使用球面波相位替代了傳統(tǒng)隨機相位,散斑噪聲得到了較好的抑制,。這種無透鏡全息 RPD 的靈活波前調控特性也可以簡單地實現視點復制,。如圖10(b)所示,通過乘上不同方向閃耀光柵的多個球面波相位可以將光線匯聚到多個視點,。